欢迎访问宁夏回族自治区无线电管理委员会办公室!

首页>新闻中心 > 行业资讯

深耕无线电技术管理 助力《无线电管理条例》实施

发表时间:2016-12-13 15:49:08 来源: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 中国无线电管理网

1993年9月,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以下简称《无线电管理条例》),诞生了我国首部无线电管理法规。在过去的二十三年里,该法规推动我国无线电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并为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国防建设、维护社会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新版《无线电管理条例》于2016年11月25日正式出台,这是时隔二十多年的一次重要修订,是一项贯彻创新型国家战略的深思熟虑的修法举措。新版《无线电管理条例》突出无线电频谱资源的战略性和稀缺性,建立了无线电台站的分类管理制度,完善了无线电发射设备的闭环管理制度,加强了无线电安全保障和对电波秩序的维护,提高了对无线电管理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此次立法修订对加强我国无线电频谱管理、维护安全有序的电波秩序等方面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当前,频谱资源作为信息无所不在的重要载体,成为构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的关键要素,也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创新驱动要素之一,其战略地位更加凸显。今年发布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中首次写入频谱资源管理内容,《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纲要》更是将“协调频谱资源配置、科学规划无线电频谱、提高资源利用率”视作夯实信息社会基础设施的重要举措。一方面,从宽带中国、网络强国到“数字中国”,再到“互联网+”行动计划、《中国制造2025》,乃至“一带一路”等一系列国家重大战略的部署实施,需要频谱资源强有力的支撑。另一方面,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无线电应用的泛在化、宽带化、移动化趋势越发明显,频谱资源结构性紧缺的问题更加突出。与此同时,电磁频谱空间愈加复杂,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各类无线电干扰日益增多,违法违规设台用频问题突出。

无线电管理迎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也赋予了无线电管理技术工作新的任务和使命。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国家无线电频谱管理中心(以下简称“中心”)作为国家无线电管理技术机构,要以新版《无线电管理条例》的颁布为契机,深刻认识到无线电管理面临的新形势新要求,围绕“电波监测、频管支撑、设备检定、数据管理、标准制定、决策支持”核心职能,发挥国家无线电管理技术支撑作用,助力新版《无线电管理条例》实施。

一、电波监测

电波监测是无线电管理工作的基石,也是新版《无线电管理条例》赋予中心的一项法定职责。新版《无线电管理条例》第57条规定:“国家无线电监测中心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监测站作为无线电管理技术机构,分别在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无线电管理机构领导下,对无线电信号实施监测,查找无线电干扰源和未经许可设置、使用的无线电台(站)。”

当前,中心已经建成世界先进水平的国家无线电短波/卫星监测网,以及国家无线电超短波监测示范网等无线电管理技术设施。中心将在充分发挥现有无线电监测技术设施作用的基础上,不断提高无线电监测队伍业务素质,进一步加大无线电监测技术设施的建设投入。科学优化监测网络布局,探索众包监测等多样化监测模式,推动超短波示范网工程建设,实现全国超短波监测数据釆集、存储、传输及分析的自动化及国家短波、卫星监测网的智能化,为无线电管理发挥更加权威、准确、快速的无线电监测分析处理结果。

二、频管支撑

无线电频谱资源作为一种无形的重要战略资源,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国防建设、党政机关、保障无线电安全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新版《无线电管理条例》第三章为频率管理,内容包括:一般无线电频率使用许可,地面公众移动通信使用频率等商用无线电频率可以依照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采取招标、拍卖的方式,无线电频率使用期限,频率使用权的转让,无线电频率资源占用费,频率收回等内容。此外,《无线电管理条例》将卫星频率资源作为一个新的管理要素提出来,把卫星频率资源的国际性特点和国内管理要求统筹考虑,将卫星工程建设所需的频率资源纳入规划和前期立项论证, 把国际申报、国内协调、行业应用等方面的要求明确规定下来。这些内容既是对当前无线电频率资源管理制度的总结,也提出了频谱资源新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式。

中心将充分发挥现有国家无线电频谱工程软件和实验室的能力与作用,切实提升电磁兼容分析研究能力;加大卫星频率与轨道资源国际协调工作的支撑力度,健全和完善空间业务管理信息化手段;深入研究无线电频谱分布和利用状况,结合我国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对无线电频率资源的需求深入开展频谱规划研究。以创新应用为导向,充分运用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手段,不断完善频谱、台站、设备检测等各类无线电管理业务应用系统,促进形成创新、高效的频谱管理模式,逐步实现可视化,提高频谱管理精细化程度。

三、设备检定

新版《无线电管理条例》第五章为无线电发射设备管理,从立法上第一次明确了对无线电发射设备的研制、生产、进口、销售、维修全生命周期的常态化和动态监管;规范了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这一行政许可制度;对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发射设备的管理由事前审批向放管结合、事中事后监管转变。新版《无线电管理条例》对无线电发射设备的管理是基于物联网、下一代移动通信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进入快车道,带来的无线电新应用层出不穷,无线电设备小型化、移动化、微功率化趋势明显,在数量上呈现快速增长势头。这些对无线电管理模式形成了新的考验,要求主管部门改革创新,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完善管理理念,改进管理模式,提升事中事后监管能力水平。

中心将把握当前无线电发射设备管理的新理念,在做好设备检定工作方面动脑筋、下功夫:配合新版《无线电管理条例》研究加强无线电发射设备市场监管和微功率短距离无线电发射设备管理的政策措施;深入开展法规、标准体系研究与事中事后监管分析,形成行之有效的监管体系;加强检测平台建设,全方位提升设备检测综合实力;推动国家级型号核准数据库、在用设备检测数据库及重大活动发射设备数据库建设,扎实做好现有检测业务,加大跨行业拓展力度,积极拓展新资质,建设TD-LTE绿色通道,稳步发展非型号核准业务,支撑全国无线电发射设备监管工作有效开展。

四、数据管理

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的交汇融合引发了数据迅猛增长,数据已成为国家基础性战略资源。国务院印发的《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明确了未来5-10年推动大数据发展和应用的目标。当今时代是信息时代、大数据时代。我国已经成为无线电技术与应用大国,拥有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和广播市场,在载人航天、探月遥测、定位导航等领域全球领先。随着移动互联网、物联网、新一代宽带移动通信、数字电视、智能交通运输等领域无线电技术的不断深入应用,这些应用将产生大量的数据,我国必将由技术应用大国成为数据大国。无线电管理的各类数据是无线电管理工作多年来积累下来的无价之宝,是开展频谱管理技术和行政工作的重要基础,频谱资源的有效利用离不开对各类数据的综合利用和关联分析。无线电大数据是频谱管理的“金矿”。通过数据挖掘和提炼,使数据更加全面、精准,让数据说话,以数据服人,让决策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中心将进一步加强无线电管理数据的全方位管理,完善频率、监测、台站、卫星及设备检测等业务数据库,建立国家级无线电管理数据中心,完成以业务应用、数据分析、决策支撑等服务为主体的一体化平台建设(简称“四库一化”)。加快平台整合和数据互联,创立数据应用新模式,实现全国监测数据、台站数据、频率数据等各类基础数据共享,消除信息孤岛,构建高效、稳定、安全的数据支撑环境,形成全国性数据资源共享共用格局。

五、标准制定

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政府要加强发展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制定和实施,加强市场活动监管,加强各类公共服务提供。在此,标准和战略、规划、政策同样明确列入深化改革的顶层设计的范畴,标准被提升到国家改革战略的层面,凸显出它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崭新定位。新版《无线电管理条例》中也充分体现了标准的重要性,多个条款中都有“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和国家无线电管理的有关规定”的表述。如第29条关于申请、设置使用业佘无线电台,第39条关于使用无线电台站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对无线电台站进行定期维护,第43条关于生产或者进口在国内销售、使用的无线电发射设备,第45条关于取得无线电发射设备型号核准的无线电发射设备。

有效提升无线电管理标准化工作水平是今后无线电管理中的一项重点工作。将标准作为政策实施管理的重要手段,注重通过标准制定和实施,推进政策职能转变,规范引导行业自律。要充分发挥中心的技术引领作用,推进国际、国内标准化建设,继续制订和组织制订一批高质量标准规范,不断推进标准体系建设。以建立健全无线电管理技术标准规范体系为目标,以重要技术标准研制为重点,围绕无线电通用基础、频谱管理、无线电监测、设备检测、信息系统、管制系统等重点领域开展标准制修订工作;组织用频部门、科研机构、厂商、高校共同参与标准制订,提升标准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推进标准落实。

六、决策支持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加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建设,建立健全决策咨询制度。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苗圩指出,直属事业单位是部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托和智库平台,各单位要紧紧围绕工业和信息化部的中心工作突出主业特色,提高政策、技术、管理、标准等研究水平和服务质量,进一步打造品牌,增强影响力。

另外,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工业和信息化领域新型智库建设的意见》(工信厅办〔2016〕137号)的要求,一方面,中心将瞄准国家战略需求,按照制造强国和网络强制建设目标要求,注重无线电传统产业的智能化、绿色化、服务化转型,关注新技术新业务新模式的培育壮大,围绕供给侧改革、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政计划、军民深度融合发展等重点工作加强调研和决策咨询,为无线电管理政策制定、重点工作推进和行业稳增长调结构增效益目标的实现,提供有力的支撑。另一方面,紧扣中心和全国无线电管理改革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热点难点问题,以决策需求为导向、以业务数据为依托、以管理技术为牵引、以相关领域专家为骨干,统筹开展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系统性的无线电管理技术和政策研究,大幅提升无线电管理决策支撑能力。通过无线电管理智库平台,为国家无线电管理机构提供战略、规划、政策、标准等方面的核心决策支撑;为地方无线电管理机构在技术、信息、数据、培训等方面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支持服务;为无线电管理行业的技术研发生产企业和机构等提供优良的协作环境。

中心作为国家无线电管理技术机构,将紧紧围绕24字核心职能,践行“忠诚、勤善、精准、致远”的核心价值理念,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全力推动新版《无线电管理条例》的实施,巧借东风,开拓创新,矢志不渝、锲而不舍的做好无线电管理技术工作,开创无线电管理技术事业新篇章。